七月十五日题章敬寺

· 李适
招提迩皇邑,复道连重城。 法筵会早秋,驾言访禅扃。 尝闻大仙教,清净宗无生。 七物匪吾宝,万行先求成。 名相既双寂,繁华奚所荣。 金风扇微凉,远烟凝翠晶。 松院静苔色,竹房深磬声。 境幽真虑恬,道胜外物轻。 意适本非说,含毫空复情。
拼音

所属合集

#中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招提:梵语,意为四方,后为寺院的别称。
  • (ěr):近。
  • 皇邑:京城。
  • 禅扃(jiōng):禅门,也指佛寺。
  • 大仙教:对佛教的一种称呼。
  • 无生:佛教语,谓无生无灭。

翻译

寺院靠近京城,又有复道连接重重城池。在早秋举行法会,乘车前往探访禅寺。曾听说那伟大的佛教,主张清净以达无生境界。七种事物不是我所珍视的,万种德行要先求得成功。名与相都已寂灭,繁华又有什么可荣耀的。金色的风吹来微微凉意,远处的烟雾凝结成翠绿色晶体。松院里静静呈现着苔藓之色,竹房深处传来清脆的磬声。环境清幽让人内心恬静,道的殊胜让外物显得轻微。心意安适本来就难以言说,拿起笔也只是徒然表达心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章敬寺的环境氛围以及诗人对佛教教义和修行的感悟。首联写出了章敬寺与京城和城池的位置关系,体现其庄严。接着写诗人参加早秋的法会并探访。中间部分表达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如不执着于名相和繁华,追求无生境界和德行。诗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如金风、远烟、松院、竹房等,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尾联则体现出诗人对内心安适的感受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只能借笔抒发一点感情。整首诗在景色描写与宗教感悟之间交融,富有意境和哲理。

李适

李适

即李适。唐朝皇帝。代宗长子。代宗时为天下兵马元帅,讨史朝义,平定河北,以功拜尚书令,旋立为太子。嗣位后,初政清明,以强明自任,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后用卢杞等,因为乱阶。建中四年,泾原兵变,犯京师,逃奔奉天。兴元元年,李晟率军收复长安,乃还。自此政惟姑息,方镇日强。在位二十六年,卒谥神武孝文皇帝。 ► 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