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裁生罗:裁剪生丝织成的罗绸。
- 伐湘竹:砍伐湖南的竹子。
- 帔(pèi):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
- 疏霜:形容帔上的图案或质感像霜一样。
- 簟(diàn):竹席。
- 秋玉:形容竹席凉如秋玉。
- 炎炎:形容太阳或火焰炽热。
- 红镜:比喻初升的太阳。
- 晕:光影模糊的样子。
- 裴回:即徘徊,来回走动。
- 啾啾:形容声音细小。
- 赤帝: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也指太阳。
- 骑龙:神话中神仙骑龙的意象,这里指太阳如神骑龙而来。
翻译
裁剪生丝织成的罗绸,砍伐湖南的竹子制作竹席。披在肩上的帔子拂过如霜的图案,竹席凉如秋玉。东方天空,炎炎的太阳如红镜般升起,光晕如车轮在空中徘徊。细小的声音中,赤帝骑着龙,如同太阳般降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清晨的景象,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太阳初升的壮丽。诗中“裁生罗,伐湘竹”展示了清晨的劳作场景,而“帔拂疏霜簟秋玉”则细腻地描绘了清晨的凉爽。后半部分通过“炎炎红镜东方开”和“啾啾赤帝骑龙来”等形象,将太阳的升起比作神灵的降临,充满了神话色彩和想象力,展现了李贺诗歌中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

李贺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