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清漳明府侄聿
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
天开青云器,日为苍生忧。
小邑且割鸡,大刀伫烹牛。
雷声动四境,惠与清漳流。
弦歌咏唐尧,脱落隐簪组。
心和得天真,风俗犹太古。
牛羊散阡陌,夜寝不扃户。
问此何以然,贤人宰吾土。
举邑树桃李,垂阴亦流芬。
河堤绕绿水,桑柘连青云。
赵女不冶容,提笼昼成群。
缲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
讼息鸟下阶,高卧披道帙。
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
琴清月当户,人寂风入室。
长啸无一言,陶然上皇逸。
白玉壶冰水,壶中见底清。
清光洞毫发,皎洁照群情。
赵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
过客览行谣,因之诵德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漳:水名,在今河北省西南部。
-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 聿:人名,李聿。
- 柯条:枝条。
- 中州:中原地区。
- 青云器:比喻有才能的人。
- 苍生:百姓。
- 割鸡:比喻治理小地方。
- 伫:等待。
- 烹牛:比喻治理大地方。
- 惠:恩惠。
- 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
- 唐尧:古代的贤君。
- 脱落:超脱。
- 簪组:官吏的服饰,比喻官职。
- 天真:纯真自然。
- 阡陌:田间小路。
- 扃户:关门。
- 宰:治理。
- 树桃李:比喻培养人才。
- 桑柘:桑树和柘树,其叶可以养蚕。
- 赵女:赵地的女子。
- 冶容:打扮得妖艳。
- 缲丝:煮茧抽丝。
- 机杼:织布机。
- 讼息:诉讼停止。
- 道帙:道书。
- 蒲鞭:用蒲草做成的鞭子,象征性的刑罚。
- 扑抶:鞭打。
- 陶然:愉悦自得的样子。
- 上皇逸:像上古帝王那样逍遥自在。
- 白玉壶:比喻清廉。
- 洞毫发:洞察细微。
- 赵北:赵地的北部。
- 燕南:燕地的南部。
- 行谣:民间歌谣。
翻译
我李家的枝叶遍布中原,如同青云般的人才,日日忧心百姓的福祉。治理小城如同割鸡,等待时机治理更大的地方。雷声般的政令震动四方,恩惠如同清漳水般流淌。以琴瑟伴歌颂扬古代贤君,超脱世俗隐居于官场之外。心灵纯净如同天真,风俗淳朴如同古代。牛羊在田间自由走动,夜晚不需关门。问这是为何,因为有贤人治理这片土地。全城种植桃李,树荫下芬芳四溢。河堤环绕着绿水,桑树和柘树连绵如云。赵地的女子不打扮妖艳,提着篮子成群结队。煮茧抽丝的声音,百里之外都能听见。诉讼停止,鸟儿在台阶上嬉戏,高卧阅读道书。蒲草鞭挂在檐下,表示耻辱而不真正鞭打。琴声清脆,月光照进门户,人静风入室内。长啸一声,无言自得,如同上古帝王般逍遥自在。白玉壶中的水清澈见底,洞察一切细微之处,皎洁的光芒照亮众人的情感。赵地的北部有美好的政绩,燕地的南部传播着高名。过客听到民间歌谣,因此诵读其德行之声。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赠给其侄李聿的,赞美了李聿治理清漳县的政绩和德行。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个风俗淳朴、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李聿被塑造成一个贤明的县令,他以德治县,使得清漳县成为一个和谐美好的地方。诗中“弦歌咏唐尧”、“风俗犹太古”等句,体现了李白对古代贤君和淳朴风俗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李聿治理成果的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