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对雪赠傅霭

· 李白
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 海树成阳春,江沙浩明月。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雪:北方的雪。朔(shuò),北方。
  • 吴天:指吴地(今江苏一带)的天空。
  • 溟渤:指大海。溟(míng),海;渤,渤海。
  • 海树:海边的树。
  • 阳春:温暖的春天。
  • 江沙:江边的沙滩。
  • 浩明月:明亮的月光。浩,广大,这里形容月光广阔照耀。
  • :兴致,情感。
  • 剡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州,古时以风景秀丽著称。
  • 梁园:古地名,在今河南开封附近,曾是文人雅集之地。
  • 郢中歌:指楚地的歌曲,郢(yǐng),楚国的都城。
  • 曲罢:歌曲结束后。

翻译

北方的雪飘落在吴地的天空,随着风穿越浩瀚的大海。 海边的树木仿佛迎来了温暖的春天,江边的沙滩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广阔。 我的情感从剡溪的美景中升起,思念之情则围绕着梁园的往事而发。 寄给你这首郢中的歌曲,当歌曲结束时,我的心情也断绝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雪景与江南风光的对比,通过“朔雪落吴天”与“海树成阳春”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温婉。诗中“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感慨和对往事的怀念。结尾的“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则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感,歌曲的结束象征着诗人情感的终结,表达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