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

· 吴融
隋堤风物已凄凉,堤下仍多旧战场。 金镞有苔人拾得,芦花无主鸟衔将。 秋声暗促河声急,野色遥连日色黄。 独上寒城正愁绝,戍鼙惊起雁行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隋堤:隋代开通的汴河堤,这里指隋朝时期的汴河堤岸。
  • 金镞(zú):金属箭头,这里指古代战争中遗留下来的箭头。
  • 芦花:芦苇的花,秋天时芦苇花会随风飘散。
  • 戍鼙(pí):古代边防报警用的鼓。

翻译

隋堤上的风景已经变得凄凉,堤下依然残留着许多旧时的战场。 人们偶尔能捡到长满苔藓的金属箭头,芦苇花无主,被鸟儿衔走。 秋天的声音暗暗催促着河水的急流,野外的景色远远地与黄色的日光相连。 独自登上寒冷的城墙,心中充满忧愁,戍边的鼓声惊起了一行行的大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隋堤及其周边的凄凉景象,通过对旧战场、金属箭头、芦花的描写,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战争的残酷。诗中“秋声暗促河声急”一句,巧妙地将秋天的萧瑟与河水的急流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结尾的“戍鼙惊起雁行行”则通过声音和动态的描写,加深了孤独和忧愁的氛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战争遗留景象的深切感慨。

吴融

吴融

吴融,字子华,吴翥孙,唐越州山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唐昭宗龙纪进士。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阙受贺,融最先至,草十数诏,语当意详,进户部侍郎。终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诗》。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