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 李白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 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 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 太白昼经天,颓阳掩馀照。 王城皆荡覆,世路成奔峭。 四海望长安,嚬眉寡西笑。 苍生疑落叶,白骨空相吊。 连兵似雪山,破敌谁能料。 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 崔子贤主人,欢娱每相召。 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 杨花满州城,置酒同临眺。 忽思剡溪去,水石远清妙。 雪尽天地明,风开湖山貌。 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 赤霞动金光,日足森海峤。 独散万古意,闲垂一溪钓。 猿近天上啼,人移月边棹。 无以墨绶苦,来求丹砂要。 华发长折腰,将贻陶公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剡中(shàn zhōng):地名,今浙江省嵊州市一带。
  • 崔宣城:人名,宣城是崔某的官职,可能是宣城县令。
  • 双鹅:指安史之乱中的叛军。
  • 五马:指唐朝的五位皇帝。
  • 胡雏:指安禄山。
  • 太白:金星,古人认为其出现预示着战乱。
  • 颓阳:落日,比喻国家的衰败。
  • 奔峭:形容道路险峻。
  • 嚬眉:皱眉。
  • 北溟翼:比喻隐居。
  • 南山豹:比喻隐居。
  • 胡床:一种坐具。
  • 紫玉笛:紫色的玉制笛子。
  • 洛生咏:洛阳的歌谣。
  • 吴越调:吴越地区的音乐。
  • 赤霞:红色的云霞。
  • 金光:阳光。
  • 日足:日光充足。
  • 海峤:海边的山。
  • 墨绶:官印的带子,代指官职。
  • 丹砂:朱砂,道教认为可以炼制长生不老药。
  • 华发:白发。
  • 折腰:鞠躬,指做官。
  • 陶公:陶渊明,东晋时期的隐士。

翻译

双鹅飞过洛阳,五位皇帝渡过江边。 谁能想到在上东门,胡人安禄山又长啸。 中原地区被豺狼虎豹所困扰,烈火焚烧了宗庙。 太白星白昼经过天空,落日的余晖被遮掩。 王城全部被颠覆,世间的道路变得险峻。 四海之内的人们都望着长安,皱眉叹息,无人再笑。 百姓们如同落叶一般,白骨无人哀悼。 连绵的战争如同雪山,谁能预料破敌的结局。 我像北溟的翼鸟,暂且学习南山的隐豹。 崔先生是贤明的主人,每次欢聚都会邀请我。 坐在胡床上,吹着紫玉笛,高声歌唱。 杨花遍布整个州城,我们一同置酒远眺。 突然想前往剡溪,那里的山水远而清幽。 雪后天地明亮,风吹开了湖山的面貌。 郁闷时唱起洛阳的歌谣,醉酒后演奏吴越的音乐。 红色的云霞映照着金光,日光照耀着海边的山峰。 独自散发出万古的意境,悠闲地在溪边垂钓。 猿猴在天上啼叫,人们在月边划船。 不要因为官职的束缚而苦恼,来寻求炼制丹砂的秘诀。 白发长长地鞠躬,将会被陶渊明嘲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白在安史之乱后的心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李白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诗的最后,李白以陶渊明为榜样,表明了自己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宁愿追求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