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路曲

· 李贺
柳脸半眠丞相树,佩马钉铃踏沙路。 断烬遗香袅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 帝家玉龙开九关,帝前动笏移南山。 独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红屈盘。 沙路归来闻好语,旱火不光天下雨。
拼音

译文

沙路两旁植满丞相柳, 柳脸半眠,应该是休息时候。 可你佩马铃铛,一路风尘, 为何在这时候踏上沙堤之路? 香烬已残,余香袅袅如翠烟, 举烛骑马,马蹄踏踏, 是为了向皇宫进发,启奏上天, 皇宫门前,玉龙大门重重打开, 皇帝面前,手执笏板, 一言九鼎,可移南山, 黄金龟钮大印,可率文武百官, 黄金印,红篆字,曲曲盘盘, 沙路归来,真希望听到你的好名望, 风调雨顺,天下无旱, 政通人和,百姓平安。

注释

柳脸:一作柳阴。烛骑:一作独骑。蹄鸣:一作啼乌。 言丞相事。 注: 沙路:唐制,凡拜相,自其私第筑沙路至城东阶。又称沙堤。 柳睑半眠丞相树,佩马钉铃踏沙路:柳睑,柳叶如睑。宋蜀本作柳脸。《三辅故事》,汉苑有人形柳,日三眠三起。"丞相树,沙路两旁之柳。丞相常行,故称。 断烬遗香袅翠烟,烛骑啼鸣上天去:烛骑,骑兵天未亮出行,举炬。另,李绰《秦中岁时记》云:"正月一日晓漏前,宰相三司金吾,以桦烛数百炬拥骑如火城,即烛骑事也。"上天,上朝。 帝家玉龙开九关,帝前动笏移南山:九关,九重宫门。楚辞:"君之门以九重。"另,天子有九门,谓:关门,逺郊门,近郊门,城门,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也。笏,朝臣所执手板。移南山,吴正子注云:"南山可移,则回天之力可知。" 独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红屈盘:押,率也,管也。金窠,丞相印,黄金龟纽。 沙路归来闻好语,旱火不光天下雨:谓欲闻好语,须风调雨润也。 附: 董懋策评曰:通诗颂而含讽,言必如此,方无负。 凤尾竹客撰<李长吉歌诗笺注辑评>

《沙路曲》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收录于《全唐诗》。该诗表面歌颂出相入仕之荣耀,实则暗含讽刺之意。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柳脸半眠:形容柳树的枝叶低垂,如同半睡半醒的样子。
  • 丞相树:指高大的柳树,可能因其高大而被比作丞相。
  • 佩马钉铃:指马匹佩戴的铃铛,行走时发出声响。
  • 踏沙路:行走在沙路上。
  • 断烬遗香:燃烧后的香灰,仍有余香。
  • 袅翠烟:形容烟雾缭绕,如同翠色的轻纱。
  • 烛骑啼乌:指夜晚的景象,烛光下的骑者与啼叫的乌鸦。
  • 上天去:比喻夜晚的神秘与幽远。
  • 帝家玉龙:指皇宫中的玉制龙形装饰。
  • 九关:指皇宫的九重门。
  • 动笏:指官员在皇帝面前动用笏板,表示进言或报告。
  • 移南山:比喻重大的决策或变动。
  • 独垂重印:指单独掌握重要权力。
  • 押千官:指管理众多官员。
  • 金窠篆字:指用金泥书写的篆书文字。
  • 红屈盘:形容篆字曲折盘绕。
  • 闻好语:听到好消息。
  • 旱火不光:指旱灾未解。
  • 天下雨:指天降甘霖,解除旱情。

翻译

柳树的枝叶低垂,如同半睡半醒的丞相,马匹佩戴的铃铛在沙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燃烧后的香灰仍有余香,烟雾缭绕如翠色的轻纱,夜晚烛光下的骑者与啼叫的乌鸦,仿佛向着天空深处飞去。皇宫中的玉龙装饰开启了九重门,官员在皇帝面前动用笏板,报告着如同移动南山般的重大决策。单独掌握重要权力的官员,管理着众多官员,用金泥书写的篆书文字曲折盘绕。从沙路归来,听到了好消息,尽管旱灾未解,但天降甘霖,为天下带来了雨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夜晚皇宫与沙路的神秘景象,通过柳树、马铃、香烟、烛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远而庄严的氛围。诗中“帝家玉龙开九关”与“独垂重印押千官”等句,展现了皇权的威严与官员的权力。结尾的“旱火不光天下雨”则寓意着希望与转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盼。

李贺

李贺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