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

· 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焉知万里连云色,不及尧阶三尺高。
拼音

所属合集

#长城

译文

秦王朝修筑的长城固若金汤,北方外敌全都无法越过临洮。 虽然他的长城宏伟浩大,高接云天,政权却是迅速瓦解,还不及尧帝殿前的三尺台阶。

注释

蕃戎:指当时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 临洮:秦置县名,在今甘肃省临洮县,毗邻国境,是长城防线上的军事重镇。 尧:帝尧,中国古代的贤君。

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作者在游览长城的过程中偶有所感,认为再强大的军事武力。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蕃戎(fān róng):古代指边疆的少数民族。
  • 临洮(lín táo):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古代是边防重镇。
  • 尧阶:传说中尧帝的宫殿台阶,象征着古代帝王的德政。

翻译

秦朝修建的长城坚固如铁,边疆的少数民族不敢越过临洮。 但即便长城蜿蜒万里,云雾缭绕,也不及尧帝宫殿的三尺台阶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秦长城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军事防御与道德治理的对比思考。诗中,“秦筑长城比铁牢”描绘了长城的坚固,而“蕃戎不敢过临洮”则强调了长城的防御效果。然而,后两句“焉知万里连云色,不及尧阶三尺高”则转折出诗人对于道德治理的推崇,认为即使长城再长再坚固,也不如尧帝的德政来得重要和深远。这里,尧阶象征着古代帝王的德政,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道德治理的向往和对单纯军事防御的批判。

汪遵

唐宣州宣城人。懿宗咸通七年进士。初为县小吏,昼夜苦读。工绝句诗。 ► 63篇诗文

汪遵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