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铁马鞭

汉将临流得铁鞭,鄂侯名字旧雕镌。 须为圣代无双物,肯逐将军卧九泉。 汗马不侵诛虏血,神功今见补亡篇。 时来终荐明君用,莫叹沉埋二百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鄂侯(è hóu):古代传说中的贤人,这里指铁马鞭上刻有鄂侯的名字,象征其珍贵。
  • 雕镌(diāo juān):雕刻。
  • 圣代:指当时的朝代,即唐朝。
  • 肯逐:岂肯追随。
  • 汗马:指战马,这里比喻铁马鞭。
  • 诛虏:杀敌。
  • 神功:神奇的功效。
  • 补亡篇:补充缺失的历史记载。
  • 时来:时机到来。
  • 沉埋:埋没。

翻译

唐将临河得到一根铁鞭,上面刻有鄂侯的名字,这是古代的雕刻。它本应是圣代无双的宝物,岂肯追随将军长眠九泉之下。这铁鞭如同汗马,不曾侵染敌人的鲜血,其神奇的功效如今可见于补充缺失的历史篇章。时机一到,它终将被明君所用,不要叹息它已经埋没二百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咏叹一根刻有鄂侯名字的铁马鞭,表达了对其历史价值和未来命运的思考。诗中,“汉将临流得铁鞭”一句,即描绘了铁鞭的来历,而“鄂侯名字旧雕镌”则强调了其历史悠久和珍贵。后文通过对铁鞭的赞美,如“须为圣代无双物”和“神功今见补亡篇”,展现了诗人对这宝物的崇高评价。最后两句“时来终荐明君用,莫叹沉埋二百年”,则寄寓了对铁鞭未来被发掘和重用的希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文物价值的认识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李昌符

唐人。李昌言弟。僖宗中和四年,昌言病,表昌符为凤翔节度使留后。昌言卒,制以为凤翔节度使。光启三年,反,犯大安门,不克,奔陇州。旋被诛。 ► 26篇诗文

李昌符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