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巩/言}光上人草书歌

· 吴融
篆书朴,隶书俗,草圣贵在无羁束。江南有僧名{巩/言}光,紫毫一管能颠狂。 人家好壁试挥拂,瞬目已流三五行。摘如钩,挑如拨。 斜如掌,回如斡。又如夏禹锁淮神,波底出来手正拔。 又如朱亥锤晋鄙,袖中抬起腕欲脱。有时软萦盈,一穗秋云曳空阔。 有时瘦巉岩,百尺枯松露槎蘖。忽然飞动更惊人,一声霹雳龙蛇活。 稽山贺老昔所传,又闻能者惟张颠。上人致功应不下,其奈飘飘沧海边。 可中一入天子国,络素裁缣洒毫墨。不系知之与不知,须言一字千金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篆书:古代的一种书体,笔画圆润,结构严谨。
  • 隶书:古代的一种书体,笔画方正,结构规整。
  • 草圣:对草书艺术造诣极高的人的尊称。
  • 紫毫:紫色的毛笔,这里指用紫毫笔书写的草书。
  • 颠狂:形容书法笔势狂放不羁。
  • 挥拂:挥动画笔。
  • 瞬目:眨眼之间。
  • :指笔画的起始。
  • :指笔画的挑起。
  • :指笔画的倾斜。
  • :指笔画的回旋。
  • :旋转。
  • 夏禹锁淮神:传说中夏禹治水时,用锁链锁住了淮河的神。
  • 朱亥锤晋鄙:战国时期朱亥用锤子击杀了晋鄙。
  • 软萦盈:柔软而缠绕。
  • 巉岩:形容山势险峻。
  • 槎蘖:树枝的分叉。
  • 稽山贺老:指唐代书法家贺知章。
  • 张颠:指唐代书法家张旭,因其草书狂放不羁而被称为“张颠”。
  • 络素裁缣:用细密的丝织品作为书写材料。
  • 不系:不拘泥。

翻译

篆书古朴,隶书俗气,草书之美在于无拘无束。江南有位名叫{巩/言}光的僧人,用紫毫笔书写草书,笔势狂放不羁。 他在人家的好壁上试笔,眨眼间已写下三五行。笔画起始如钩,挑起如拨,倾斜如掌,回旋如旋转。 又像是夏禹锁住淮河神,波底伸出手正奋力拔起。又像是朱亥用锤子击打晋鄙,袖中抬起手腕仿佛要脱力。 有时笔画柔软缠绕,像一穗秋云在空中飘曳。有时笔画瘦削险峻,像百尺枯松露出树枝的分叉。 忽然间笔势飞动更加惊人,一声霹雳仿佛让龙蛇复活。稽山贺老的传说中,又听说能者只有张颠。 上人的书法造诣应该不亚于他们,无奈他飘泊在沧海边。如果他能进入天子之国,用细密的丝织品书写,洒下毫墨。 不管人们是否知晓他的名字,他的每一个字都价值千金。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巩/言}光上人的草书艺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草书的狂放与自由。诗中,“摘如钩,挑如拨”等句,巧妙地描述了草书的笔画特点,而“夏禹锁淮神”、“朱亥锤晋鄙”等典故的运用,则增强了诗句的意象和力度。最后,诗人对{巩/言}光上人的书法造诣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字价值千金,表达了对草书艺术的无尽推崇。

吴融

吴融

吴融,字子华,吴翥孙,唐越州山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唐昭宗龙纪进士。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阙受贺,融最先至,草十数诏,语当意详,进户部侍郎。终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诗》。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