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帘六韵

· 吴融
有客编来久,弥年断不收。 不堪风作候,岂复燕为雠。 尽见三重阁,难迷百尺楼。 伴灯微掩梦,兼扇劣遮羞。 零落亡珠缀,殷勤谢玉钩。 凉宵何必捲,月自入轩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弥年:整年,多年。
  • 风作候:风作为气候变化的标志。
  • 燕为雠:燕子成为敌人,比喻事物的变化无常。
  • 三重阁:三层楼阁,此处可能指复杂的建筑结构。
  • 百尺楼:极高的楼阁,比喻高远或难以触及的事物。
  • 兼扇劣遮羞:扇子勉强遮挡羞愧。
  • 零落亡珠缀:珠子零落,失去了装饰。
  • 殷勤谢玉钩:感谢玉制的挂钩,此处可能指感谢某种帮助或支持。
  • :窗户或小房间。

翻译

有客人编写这首诗已经很久了,整年都没有收到。 无法忍受风作为气候变化的标志,又怎能说燕子成了敌人。 完全看不见三层楼阁,难以迷失在百尺高楼中。 伴着灯光,梦想微微掩藏,扇子勉强遮挡羞愧。 珠子零落,失去了装饰,感谢玉制的挂钩。 在凉爽的夜晚何必卷起帘子,月亮自然会流入窗户。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一个久未收到诗稿的客人的心情,表达了对变化无常的世事的感慨。诗中“不堪风作候,岂复燕为雠”巧妙地运用自然现象和动物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和对世事无常的无奈。后文通过对高楼、灯光、扇子等日常物品的描绘,进一步以物喻情,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和迷茫。结尾的“凉宵何必捲,月自入轩流”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和接受自然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吴融

吴融

吴融,字子华,吴翥孙,唐越州山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唐昭宗龙纪进士。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阙受贺,融最先至,草十数诏,语当意详,进户部侍郎。终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诗》。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