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宝鼎诗二首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
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
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
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
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
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
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
龙子善变化,化作梅花妆。
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劝我穿绛缕,系作裙间裆。
挹子以携去,谈笑闻遗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梦泽:指云梦泽,古代大泽名,这里泛指云雾缭绕之地。
- 笠钓:戴着斗笠钓鱼。
- 青茫茫:形容水天一色,辽阔无边的样子。
- 双鲤:指两条鲤鱼,古代常用来比喻书信。
- 三元章:指道教中的三元神(天官、地官、水官)的符箓。
- 篆字:古代的一种字体,这里指符箓上的文字。
- 丹蛇:红色的蛇,这里形容篆字的颜色和形状。
- 逸势:飘逸的姿态。
- 天老:指天上的老人,即仙人。
- 奥义:深奥的道理。
- 金刀:锋利的刀。
- 青素:指未染色的丝绸。
- 灵文:指神秘的文字或符箓。
- 烂煌煌:形容光彩夺目。
- 十二环:指道教中的十二重天。
- 奄见:忽然看见。
- 仙人房:仙人的居所。
- 紫鳞:指紫色的鱼鳞,这里指仙鱼。
- 海气:海上的气息。
- 龙子:指小龙,即仙鱼。
- 梅花妆:梅花形状的装饰。
- 累累珠:成串的珍珠。
- 靡靡:柔和的样子。
-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 绛缕:红色的丝线。
- 裙间裆:裙子上的装饰。
- 挹子:取子,这里指取珍珠。
- 遗香:留下的香气。
翻译
早晨披着云雾,戴着斗笠在茫茫水天间钓鱼。 偶然间钓到两条鲤鱼,鱼腹中藏着三元神的符箓。 符箓上的篆字如同红色的蛇,飘逸的姿态仿佛在飞翔。 回到家中向仙人请教,那深奥的道理无法估量。 用锋利的刀割开未染色的丝绸,神秘的文字光彩夺目。 吞服了十二重天的符箓,忽然看见了仙人的居所。 傍晚骑着紫色的仙鱼离去,海上的气息让人感到清凉。 仙鱼善于变化,化作了梅花形状的装饰。 赠给我成串的珍珠,柔和的月光般美丽。 劝我穿上红色的丝线,系在裙子上的装饰。 取了珍珠带着离去,谈笑间还能闻到留下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白在云梦泽中钓鱼时偶得仙人符箓,并由此进入仙境的奇幻经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等,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道教神秘文化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