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度:越过,渡过。
- 百折:形容溪流弯弯曲曲很多次。
- 夕照:傍晚的阳光。
- 玉门:即玉门关,古代重要关隘,在今甘肃敦煌西北。这里借指极远的边关。
- 天末:天的尽头,形容极远的地方。
- 梅关:在今江西大余县与广东南雄县交界处,以多梅树而得名 。
翻译
弯弯曲曲的溪流环绕着青葱的山峦,在傍晚秋风中,我的短发随风飘动。曾以为自己深入到如在梦中一样遥远的玉门关坚守,没想到如今又从那遥远之地来到了梅关之外。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富有画面感的景象,开篇“溪流百折绕青山”,诗人以灵动之笔勾勒出环境,潺潺溪流环绕青山,充满了大自然的清幽与宁静。“短发秋风夕照间”一句,通过对自身形象(短发)在秋风(季节特征)和夕照(时间点)这样一个场景的描绘,增添了几分沧桑与悠然的感觉。后两句“身入玉门犹是梦,复从天末出梅关”,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从遥远边关如入梦境般的经历,到如今又来到同样偏远的梅关这一过程,写出了他辗转征战、南北奔波的历程,既有对戍边岁月的感慨,也隐隐流露出一种对人生征程不定的喟叹,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了戚继光临场不衰,抗倭复国的壮志豪情,读来韵味悠长,让人感受到其豪迈雄浑的气魄。

戚继光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