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来韵复杨应宁中舍

· 张弼
婉娈青袍早策勋,明光宫里拜明君。 丹山雏凤声和律,濯水神驹足绝群。 三策又誇金榜捷,一生都擅玉堂文。 狂夫曾赏高轩过,今日空瞻日莫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婉娈(wǎn luán):美好、柔顺。
  • 青袍:古代官员的服饰,此处指官员。
  • 策勋:记录功勋。
  • 明光宫:汉代宫殿名,此处泛指皇宫。
  • 明君:贤明的君主。
  • 丹山雏凤:比喻有才华的年轻人。
  • 和律:和谐的音律。
  • 濯水神驹:在水中洗浴的神马,比喻英俊的人才。
  • 绝群:超越众人。
  • 三策:指三种策略或三次对策,此处可能指科举考试中的对策。
  • 金榜:科举考试中公布成绩的榜单。
  • :胜利、成功。
  • :擅长。
  • 玉堂:指翰林院,也泛指高级文官的职位。
  • 狂夫:狂放不羁的人,作者自指。
  • 高轩:高大的车,指显贵者的车。
  • 日莫云:日暮时的云,比喻时光流逝,事物变迁。

翻译

你早年身着青袍,功勋卓著,在明亮的宫殿里拜见了贤明的君主。你如同丹山上的雏凤,鸣声和谐;又如濯水中的神驹,足迹超越众人。你在科举考试中三次对策都取得了胜利,一生都在翰林院中擅长文学。我这个狂放的人曾经欣赏过你的显贵之车经过,而今天却只能空望着日暮时的云彩。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杨应宁的才华和成就。通过“丹山雏凤”和“濯水神驹”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杨的卓越才能和出众风采。诗中“三策又誇金榜捷,一生都擅玉堂文”直接赞扬了他在科举和文学上的双重成就。末句“今日空瞻日莫云”则流露出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杨的敬仰和怀念。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