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秋官景旸

· 张弼
小宋文章似大苏,为行秋令到东吴。 懒提劾鼠张汤笔,谁献监门郑侠图。 夜月豺狼潜草莽,春风狴犴长蘼芜。 公馀应有同年念,为我城南访阿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官:古代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刑部尚书。
  • 大苏:指苏轼,宋代文学家、政治家。
  • 东吴:古代地区名,今江苏一带。
  • 劾鼠张汤笔:张汤是西汉时期的酷吏,以严刑峻法著称。这里比喻严厉的刑罚。
  • 监门郑侠图:郑侠是宋代画家,擅长画门神。这里指监察官员的画像。
  • 豺狼:比喻凶恶的人。
  • 草莽:指民间,也指荒野。
  • 狴犴(bì àn):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常用来装饰监狱的大门,象征法律的威严。
  • 蘼芜(mí wú):一种草,这里比喻监狱的荒凉。
  • 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考中的人。
  • 阿符:可能是指某个人的名字或昵称。

翻译

小宋的文章风格酷似大文豪苏轼,为了执行秋官的职责来到东吴。 懒得提起那严酷如张汤的笔法,又有谁会献上监察官员的画像呢? 夜月下,豺狼潜藏在草莽之中,春风中,监狱的大门长满了荒草。 在公务之余,应该会想起同榜的友人,为我到城南去探访阿符。

赏析

这首诗是张弼送别宋秋官景旸的作品,通过对比宋景旸与苏轼的文章风格,表达了对宋景旸才华的赞赏。诗中“劾鼠张汤笔”与“监门郑侠图”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暗指严苛的法律,后者则暗示监察的缺失,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法律与监察制度的深刻思考。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社会的黑暗与荒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