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入白云访雪谷密因诸上人精舍二首

竹院秋深路渺茫,沿溪一带白毫光。 客来问月云堪款,僧筑开山锡可望。 空翠寒侵觞政肃,霜林新染墨花狂。 十年更约松阴道,入梦青松个个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渺茫:miǎo máng,形容路途遥远,模糊不清。
  • 白毫光:佛教用语,指佛的光明,这里形容溪水在阳光下的闪烁。
  • :接待,款待。
  • 锡可望:锡杖可望,指僧人行走的迹象。
  • 觞政:酒政,指饮酒的规矩。
  • 墨花:墨迹,这里指书法或绘画。
  • 松阴:松树的阴影。

翻译

在深秋的竹院里,小路显得遥远而模糊,沿着溪流,阳光下的水面闪烁着佛光般的光辉。客人来访,询问月亮的所在,云朵似乎可以接待;僧人在开山筑路,他们的锡杖隐约可见。空中的翠色和寒意侵袭着饮酒的规矩,霜林中新染的墨迹显得狂放不羁。十年之后,我再次约定在松树的阴影下相见,梦中的青松一棵棵都显得格外高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深山中的静谧景象,通过“竹院”、“溪流”、“白毫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客来问月云堪款”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十年更约松阴道,入梦青松个个长”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留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梁元柱

梁元柱,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