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公海上观敌台夜泊分赋

观形飞海檄,共事得盘桓。 月色鸣刀静,江声咽夜寒。 烽烟筹里息,虎豹望中看。 何日图麟阁,应惭獬豸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海檄(xí):指海上传递的紧急文书或消息。
  • 盘桓(huán):徘徊,逗留。
  • 鸣刀:刀剑相击的声音,这里指战事。
  • (yè):形容声音低沉、哽咽。
  • 烽烟: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事。
  • :计谋,策略。
  • 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或强大的敌人。
  • 望中:视野之中,这里指观察或期待。
  • 图麟阁:指绘有麒麟的阁楼,古代用来表彰功臣。
  • 獬豸冠(xiè zhì guān):古代法官的帽子,这里指法官的职位。

翻译

在海上观察敌情,文书飞传,我们得以共同逗留。 月色下,战事的声音静谧,江水声在寒夜中低沉哽咽。 烽火与计谋暂时平息,勇猛的战士或强大的敌人在视野中观察。 何时才能在图麟阁上留下功名,我心中却惭愧于法官的职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海上观敌台夜泊的场景,通过月色、江声、烽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战事暂息却又不失紧张的氛围。诗中“鸣刀静”与“咽夜寒”形成对比,既表达了战事的残酷,又透露出夜色的宁静与凄凉。末句“图麟阁”与“獬豸冠”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功名的向往与对现实职位的自省,体现了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梁元柱

梁元柱,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