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宪副先生入贺因上疏将其太夫人归养会稽遥有此寄

自携金鉴入枫宸,柳色莺花处处春。 白日高悬将母疏,红尘不染宰官身。 非关心逐尧天远,但可书藏禹穴新。 寂寞师门犹万里,更从何处度迷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鉴:引申为借鉴。
  • 枫宸(fēng chén):指宫殿。
  • 将母疏:为奉养老母而上的奏疏。
  • 宰官身:指官吏的身份。
  • 尧天:指代太平盛世。
  • 禹穴:相传为夏禹的葬地,这里借指会稽,即太夫人的归养之地。

翻译

自己带着借鉴之意进入宫殿,处处都是柳色莺花,充满春天的气息。白天高高悬挂,呈上奉养老母的奏疏,身在官场却不沾染世俗尘埃。不是因为心意追逐太平盛世而远离,只是可以将书信藏在新的禹穴(指代会稽)之中。寂寞的师门还在万里之外,又该从何处找到度过迷津的方法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周宪副先生的寄赠之作。首联描绘了周宪副进入宫殿时的情景,以及周围美好的春景,为下文做铺垫。颔联着重写周宪副呈上奉养母亲的奏疏,体现了他的孝心,同时也表明他为官的清正廉洁。颈联则说明周宪副将母亲归养会稽并非追逐名利,而是出于一片孝心,并且那里也可留下他的书信。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师门的思念以及对人生路途的迷茫。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周宪副的行为和自己的感受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亲情、仕途和人生的思考。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