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柬刘侍御克温

两日山行罢咏诗,不知诗句剩相随。 晓鸿摩月悲鸣处,秋叶吟风欲堕时。 万里羊肠谙客况,百年犬齿敢吾私。 联镳幸有刘公干,倡和时时妙色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ǎn):信件、名片、帖子等的泛称,这里有邀请之意。
  • 侍御:古代官名。
  • 克温:刘侍御的字。
  • 鸿:大雁。
  • :接近,碰到。
  • (ān):熟悉。
  • 犬齿:本指人的牙齿,这里指年龄。
  • (biāo):马嚼子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此处指马。
  • 刘公干:刘桢,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这里用刘公干借指刘侍御,赞其有文学才华。
  • 倡和(chàng hè):指一个人作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
  • 色丝:典出《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后来就用“色丝”指妙文。

翻译

这两天在山中行走结束后不再写诗了,不知诗句是否还在紧紧相随。清晨大雁接近月亮发出悲鸣的地方,秋天的树叶在秋风中摇曳将要坠落之时。走过万里的艰难路途,我熟悉了客居他乡的境况,年纪渐长怎敢只为自己考虑。很高兴能与您并马同行,刘公干啊,我们能够时常相互唱和,创作出美妙的诗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行之后的感受以及与刘侍御同行唱和的情景。诗中通过“晓鸿摩月悲鸣处,秋叶吟风欲堕时”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略带悲戚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旅途中的某种感慨。“万里羊肠谙客况,百年犬齿敢吾私”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体会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最后,诗人表达了与刘侍御一起联镳而行、相互唱和的愉快,体现了对文学交流的珍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文学交流的美好。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