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君彦许送菊未至

· 刘崧
故人许送南园菊,可趁重阳十日开。 谩拟客愁能暂醒,岂缘秋雨故迟来。 山含雾气通书幌,云涌川光落酒杯。 寂寞西斋林下路,新诗惆怅为君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舒君彦:作者的友人。
  • :答应,应允。
  • 南园菊:南边园子里的菊花。
  • 重阳: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
  • 十日开:指菊花在重阳后十日左右开放。
  • 谩拟:空自打算。
  • 客愁:客居他乡的愁苦。
  • 岂缘:难道是因为。
  • 书幌(huǎng):书帷,指书房中的帷幔。幌,帷幔。
  • 西斋:西边的书房。

翻译

我的朋友舒君彦答应送我南园的菊花,说可以赶在重阳后十日左右盛开时送来。我原本空自打算这菊花能让我的客居之愁暂时消散,哪想到或许是因为秋雨的缘故,菊花迟迟没有送来。山间弥漫着雾气,透过书房的帷幔可以看到;云雾翻涌,山川的光辉映照在酒杯中。在寂寞的西斋林边小路上,我满怀惆怅地为你写下这首新诗。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友人答应送菊却未按时送到这一事件展开,表达了诗人的期待、疑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惆怅之情。诗的首联交代了友人送菊的承诺及菊花开放的时间;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原本对菊花能缓解客愁的期待,以及对菊花迟来的疑问;颈联通过描写山间雾气和云涌川光的景象,烘托出一种迷蒙的氛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尾联在寂寞的情境中,诗人为友人写下这首惆怅的诗,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表达。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