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社人何龙友入试春官

何龙友,真吾友。忆昔赵氏园,与君初握手。我年二十馀,君龄未十九。 君发与眉齐,我髯已盈口。同是贤书溢额人,我为龙尾君龙首。 乡较年来各冠军,君怀良璧逢时剖。丙午场中听鹿鸣,疋马长安陌上走。 我致君书数万言,因附青云垂不朽。蹭蹬寒窗过十年,剩却蓝衫几欲穿。 陷贼归来无寸土,一身骨立徒萧然。宗戚乡闾不复顾,云霄旧游谁见怜。 感君高谊难为匹,逢人偏把项斯传。朱提浊酒时相继,片言直当九鼎系。 摇指悠悠陌上人,友生安得如兄弟。君今砥柱障狂澜,小人非敢私怀惠。 北风十月凉飕飕,送君明光去谒帝。东方奏牍盈三千,胪唱乡云居上第。 有时选读中秘书,侍咽柏梁多应制。春风陌上马如飞,长安索书循旧例。 知君草圣已登坛,笔阵一扫龙蛇势。君不见社中李伯襄,双翼云霄起雁行。 诗名已满都人耳,閒来休沐寄江乡。首唱较君输一着,君应接武滩前黄。 同时翰苑四五辈,衣冠近独盛炎荒。丈夫致身苦不早,富贵功名如露草。 得时须及会风云,人有荣名堪自宝。世间不朽惟其三,虚羡眼前常美好。 白日西逝黄河东,倏忽少年成丑老。伸纸挥毫此送君,别离郁郁抒怀抱。 河桥有酒且尽欢,莫使朱颜易枯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官:古代官名,唐代曾改礼部为春官,后世因用作礼部的别称。这里指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
  • 贤书:本指举荐贤能的文书,后指科举考试的中式榜文。
  • 龙尾:指考试成绩排名靠后。
  • 龙首:指考试成绩排名靠前。
  • 疋(pǐ)马:一匹马。
  • 蹭蹬(cèng dèng):路途险阻难行,比喻遭遇挫折,不得志。
  • 乡闾(lǘ):家乡,故里。
  • 朱提(shú shí):山名,在今云南省昭通县境,盛产白银,后世用“朱提”为银的代称。这里指美酒。
  • 胪唱: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
  • 中秘书:宫廷藏书。
  • 柏梁:柏梁台,汉武帝所筑,后泛指宫殿。此处指在宫廷中写作应制诗。
  • 应制:指奉皇帝之命写作诗文。
  • 翰苑:指翰林院。
  • 休沐:休息洗沐,指官员休假。

翻译

何龙友,真是我的好友啊。回忆起往昔在赵氏园,我与你初次握手相识。那时我二十多岁,你还未满十九岁。你的头发与眉毛齐平,我的胡须已经长满了嘴巴。我们都是科举中榜之人,我排名靠后,你名列前茅。 近年来在乡试中我们各自夺冠,你怀有美好的才华,遇到了好时机得以施展。丙午年的科举考场上听到了鹿鸣之音(指中举),你骑着一匹马在长安的道路上前行。我给你写了数万字的书信,希望能借着你的青云之路流传不朽。我在寒窗下不得志地度过了十年,剩下的蓝色衣衫都几乎要磨破了。 从贼寇那里逃回来后我没有一丝土地,一身瘦骨,孤独凄凉。宗族亲戚和同乡们不再照顾我,以前在云霄之上的旧友谁又可怜我呢。感激你高尚的情谊无人能比,逢人就称赞我像项斯一样(唐代诗人,以诗名被人赏识)。美酒时常相继送来,你的只言片语简直比九鼎还重要。 遥指着路上悠悠前行的人,朋友之间的情谊怎能像我们兄弟般深厚呢。你如今像中流砥柱阻挡狂澜,我并非是为了私利而感激你。北风在十月吹得凉飕飕,送你到明光殿去拜见皇帝。东方呈上来的奏疏有三千多份,殿试揭晓唱名时你在乡云中居于上等。 有时被选去阅读宫廷藏书,在宫殿中侍奉筵席并写作应制诗。春风吹拂的道路上马儿如飞,按照旧例到长安去求书。知道你在草书方面已经登峰造极,笔势如龙飞蛇走。你看那社中的李伯襄,像双翅在云霄中飞起的大雁一般。 他的诗名已经在都城的人们耳中传遍,闲暇时休假寄居于江乡。在诗的创作上你比他稍逊一筹,你应该接着像滩前的黄氏一样(可能指另一位有才华的人)。同时在翰林院的四五个人中,只有你在这炎热荒凉之地的衣冠最为出众。大丈夫努力追求功名却苦于不早,富贵功名如同露水和草一样短暂。 得到时机就必须抓住机遇,人拥有荣誉名声才能自我珍视。世界上不朽的只有三样东西,白白羡慕眼前的美好是没用的。太阳从西边落下黄河向东流去,转眼间少年就变成了丑陋的老人。铺开纸挥笔写下这些来送你,在离别时心中郁闷,借此抒发胸怀。在河桥上有酒就尽情欢乐吧,不要让美好的容颜轻易变得憔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欧必元送何龙友参加进士考试的赠别之作,充满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首先回忆了与何龙友的相识以及他们在科举中的表现,表现出何龙友的才华和优秀。接着描述了自己的坎坷经历和困境,以及何龙友对自己的高谊和帮助,凸显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然后对何龙友的未来充满期待,希望他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其他人的成就,如李伯襄,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何龙友的出众。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和功名的思考。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告诫朋友要珍惜时光,抓住机遇,追求功名和荣誉,同时也不要忘记享受生活,珍惜眼前的快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鹿鸣”“项斯”“中秘书”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欧必元

欧必元,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 7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