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道中

南岳南来五岭连,黄茅望断瘴云边。 未知游子归何日,又见梅花送一年。 行路雨晴多负笠,居人冬晚不衣绵。 异蛇见说无人捕,官政于今可胜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岳:指南岳衡山。
  •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páng)、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
  • 瘴云: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云气。
  • 负笠:背着斗笠。

翻译

从南岳衡山往南延伸,五岭山脉相连,黄色的茅草望不到尽头,那瘴气弥漫的云边让人胆寒。 不知道在外漂泊的游子何时才能归家,又看到梅花绽放,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行路时遇到雨过天晴,很多人都背着斗笠,当地居民在冬季晚些时候也不穿厚绵衣。 听说奇异的蛇已经没人捕捉了,如今这里的政事治理是否比以前要好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永州的自然景色和当地的一些生活情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游子归期的思念以及对当地政事的关注。诗的首联描绘了永州的地理环境,南岳南来,五岭相连,瘴云弥漫,给人一种荒凉、遥远的感觉。颔联通过梅花送年,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游子的羁旅之愁。颈联描写了当地的气候和居民的生活习惯,行路者雨晴负笠,居人冬晚不衣绵,展现了当地的独特风情。尾联则提到异蛇无人捕,对当地的政事进行了思考,询问其是否比以前有所改善。整首诗意境苍凉,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展现了永州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