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戚宪副先生

八十将登鬓未华,近来强健更堪誇。 春游不拄鸠头杖,夜坐犹烹蟹眼茶。 林下相从知有日,客边闻说喜无涯。 郎君巳解传簪笏,看到曾玄事不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鸠头杖:一种用斑鸠头部形状装饰的手杖。(鸠,jiū)
  • 蟹眼茶:指初沸的水点泡的茶,水煮沸时泛起的小气泡如蟹眼大小,故称蟹眼茶。
  • 林下:指幽僻之境,引申为退隐或退隐之处。
  • 曾玄:曾孙和玄孙,泛指后代。

翻译

八十岁即将到来,头发还未变白,近来身体更加健壮,实在值得夸赞。 春天出游不用拄着鸠头杖,夜晚闲坐还能烹制蟹眼茶。 知道有一天能在退隐之处相互跟随,在客居他乡时听说此事,喜悦无边。 您的儿子已经能够传承官职,看到曾孙和玄孙的事情也不会久远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戚宪副先生的。诗中首先赞扬了戚宪副先生虽然年近八十,但身体依然强健。通过“春游不拄鸠头杖,夜坐犹烹蟹眼茶”的描写,展现出他生活的闲适和自在。接着表达了作者对能与戚宪副先生在退隐之地相聚的期待,以及听到好消息时的喜悦之情。最后提到戚宪副先生的儿子能够继承官职,家族繁荣,对其后代的发展充满了美好的祝愿。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表达了作者对戚宪副先生的敬仰和祝福。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