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姬仆
注释
- 棱棱:形容人的品格刚直。
- 挈(qiè):带领。
- 黄堂:古代太守办公的正厅。
- 别驾:官名,汉代设置,为州刺史的佐吏。
- 幰(xiǎn):车上的帷幔。
- 雉经:自缢。
- 縳(fù):捆绑。
- 膏血:比喻用血汗换来的财富。
- 舆皂:古代贱役的两个等级,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翻译
我听说有个义仆叫高永,事情发生在河西,当时灾祸汹涌。高公为保卫封疆而死,仆人的义举也和封疆的重要性等同。 作为臣子应为忠而死,仆人应为义而亡,纲常伦理万古以来都是一样的看待。在滕县又有个姬姓仆人的义举,他的气节刚直,就像符合符契一样。 他的姓名附在绝命辞中,李子守务的事迹让人感动得落泪。守务的名声为何如此彰显,他的庙宇甚至能和魏竖的相并列。 您不记得前些时候的白莲贼吗,在滕阳邹峄一带作乱。他们用妖术一呼,就有千百人跟随,所到之处,人们都带着家室逃离,城市变为空城。 贼兵还没到,官员们就纷纷逃跑,这样的人数不胜数,连县丞县尉这样的小官都不例外。难道就没有像太守别驾这样的高官吗?他们坐在帷幔围着的车子里,像过往的客人一样经过邹城。 滕阳的县令刚到任,悲痛地巡城时,发现城已经空了。贼人从东方打破城门进入,蛮横地来到县衙索要县印。 他们绑了县令,过了三天都没有杀他,让他手拿笏板,身穿官服。县令拜别家门后就自缢了,凄凉的官舍里连奴仆都感到悲伤。 魏竖最终用滕县的印玺完成了任务,收殓完县令的尸骨后,他也先后被诛杀。贼党们相互对望,大多缩着脖子,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感慨这个义仆的慷慨义烈,自己活着还不如他。 虽然守护封疆是小吏的本分,但这个仆人这样的死法是多么的愚笨啊。吃着人家的俸禄,就要为人家分忧,各自为自己的主人,心意并没有什么不同。 在高台道路旁筑起京观,相比之下,这个完成印玺使命的功劳无法计算。在缒城的那一天,只有一筐人得以幸免,捷报只奏给了都堂的彦大人。 那些穿着锦衣、世袭爵位的高官,都是用平民的血汗换来的。到现在只留下了几座空城,还好过辽阳的熊李逃窜。 因为我看到近来的官员中,有很多人缺少廉耻,看重功名,轻视忠义。只有在动荡的时代才能识别忠臣,在猛烈的大风中才能看出坚韧的草。 高官厚禄,只希望能求得太平保住自己。在凌阁上打算描绘自己的形象,在福堂里享受长寿。 虽然能在青史上留下名字,又怎能比得上平民百姓呢。我现在要一天之内扶起高参军、李侍郎,让他们堂堂正正的正气垂下风霜。 要让他们的节义高耸千古,即使身体被分裂,名声依然芳香。人生百年最终都要一死,怎么能厚着脸皮苟且偷生,去谋取侯王的爵位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讲述高永、姬仆等义仆的故事,以及对比当时一些官员的贪生怕死、缺乏廉耻和忠义,表达了作者对节义的崇尚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事例和对比,如白莲贼之乱中官员的逃跑与义仆的坚守,高官的锦衣世爵与平民的血汗,突出了主题。语言上,较为古朴刚健,情感真挚强烈,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正义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人们应该坚守节义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