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九日三更渡海之琼府

· 刘崧
南望琼山一点平,三更津吏报舟行。 沙头潮汐常依候,水面风涛敢计程。 箫鼓雄沉鱼起舞,帆樯高下火争明。 乍眠欲坐还欹侧,卧听黎歌踏桨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津吏:管理渡口的官吏。(“津”读音:jīn)
  • :时节,时令。
  • :船上的桅杆。(“樯”读音:qiáng)

翻译

向南远望,琼山呈现出一抹平坦的轮廓,三更时分,渡口的官吏告知可以开船前行了。沙头的潮汐总是按时起落,水面上的风浪让人不敢轻易计算行程。深沉雄壮的箫鼓之声响起,鱼儿仿佛也随之起舞,高低错落的船帆和桅杆上,灯火争相明亮。刚想躺下睡觉却又坐立不安,侧卧也不适,只能卧躺着倾听黎族的歌谣和那踏桨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二月二十九日三更时分渡海前往琼府的情景。诗的首联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以及开始行程的情况。颔联描述了海边潮汐的规律和航行中的风险,表现出行程的不易。颈联通过箫鼓、鱼、帆樯、火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紧张的氛围。尾联则刻画了作者在船上的不安状态以及对黎歌踏桨声的倾听,显示出他对当地文化的关注。整首诗语言生动,画面感强,既写出了渡海的艰险,又展现了独特的地域风情,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