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

· 刘崧
莽莽出轻艘,纷纷竟渡江。 天宁残乐土,人欲愤遗邦。 豺虎方雄斗,蛟龙正怒撞。 南村愁岌岌,何处望旌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莽莽:形容草木茂盛或广阔的样子,这里指众多而杂乱。(“莽”,读音:mǎng)
  • :船的通称。(“艘”,读音:sōu)
  • :争相地,急忙地。
  • 天宁:上天安宁,此处表达了对和平的期望。
  • 遗邦:遭受灾难的国家或故乡。
  • 豺虎:比喻凶残的敌人。
  • :正在。
  • 雄斗:激烈地争斗。
  • 蛟龙:本指古代传说中兴风作浪、能发洪水的龙,此处可能指贪婪残暴的势力。
  • 怒撞:愤怒地冲击。
  • 岌岌:形容十分危险的样子。(“岌”,读音:jí)
  • 旌幢:旗帜之类,这里指军队或希望。(“旌”,读音:jīng;“幢”,读音:chuáng)

翻译

众多杂乱的船只轻快地驶出,人们纷纷争相渡江。上天难道要让这安乐的土地残破,人们对这遭受灾难的国家感到愤怒。凶残的敌人正在激烈争斗,贪婪残暴的势力正在愤怒地冲击。南边的村庄危险重重,不知在哪里能够望见拯救的军队或希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渡江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战乱和人民的苦难。诗的前两句通过“莽莽”“纷纷”等词,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匆忙渡江的情景,暗示了局势的紧张。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对国家遭受灾难的悲愤和对和平的渴望。“豺虎方雄斗,蛟龙正怒撞”形象地描绘了敌人的凶残和势力的强大,给人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感觉。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南方村庄的危险处境和人们对拯救的期盼。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悲凉,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疾苦。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