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浃二旬:连续二十天。浃,遍及,此处指连续。
- 拥褐:穿着粗布衣服。
- 西窗:西边的窗户。
- 门径:门前的小路。
- 簇苔钱:长满了苔藓,形似铜钱。
- 萧萧:形容雨声。
- 声咽:声音低沉、哽咽。
- 淋铃曲:古代一种悲伤的曲调。
- 黯黯:昏暗的样子。
- 禁火天:指寒食节,这天禁止生火,只能吃冷食。
- 巢落香泥:燕子用泥土筑巢,因雨而落。
- 乳燕:小燕子。
- 红泪:指雨滴,比喻为花上的泪珠。
- 啼鹃:杜鹃鸟的啼叫。
- 江閤:江边的楼阁。
- 平芜:平坦的草地。
- 万顷烟:形容江面上的烟雾。
翻译
穿着粗布衣服,我在西窗下听着雨声入眠,门前的小路上长满了苔藓。雨声低沉,像是悲伤的淋铃曲,寒气侵入,正是寒食节的天。燕子的巢因雨而落,小燕子因此忧愁,花儿垂下,雨滴像是它们的泪珠,惹恼了啼叫的杜鹃。有谁在江边的楼阁中拉开帘子坐着呢?他正欣赏着平坦草地上万顷的烟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仲春时节连续二十天的阴雨景象,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诗中“拥褐西窗听雨眠”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又透露出一种闲适中的无奈。后文通过对雨声、寒气、燕子、花儿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忧愁的氛围。结尾处的“江閤开帘坐”与“收尽平芜万顷烟”则形成了一种超脱的意境,仿佛诗人正试图从这连绵的雨中寻找一丝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