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蜀书二首

吴蜀山川一水通,荆襄偏据地图雄。 云长千载英魂在,江左谁令数阿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荆襄:指荆州和襄阳,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境内。
  • 偏据:占据一隅,指控制一部分地区。
  • 云长:即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字云长。
  • 英魂:指英雄的灵魂。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今江苏、浙江一带。
  • 阿蒙:指吕蒙,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字子明,小名阿蒙。

翻译

吴国和蜀国的山川虽远,却有一水相连,荆州和襄阳的控制使得地图上显得格外雄壮。关羽的英魂千载不灭,长江下游的地区又有谁能像吕蒙那样被人们所铭记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吴蜀地理形势的描绘,以及对关羽和吕蒙两位三国名将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云长千载英魂在”一句,既赞美了关羽的英勇事迹,也寄托了对英雄精神的永恒怀念。而“江左谁令数阿蒙”则是在对比中突出了吕蒙在江左地区的影响力和历史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评价。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