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元夕余宅艰避地镜园张孟奇至自博罗拉诸同社小集

郊外垂杨已宿鸦,遥闻城市竞春华。 星桥不下葳蕤锁,火树争开顷刻花。 一夕醉乡千日酒,六街游骑七香车。 谁怜愁病幽栖地? 别有银塘月浸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丑元夕:指乙丑年的元宵节。
  • 余宅艰:指作者家中遭遇困难。
  • 避地:指因某种原因离开原居住地。
  • 镜园:地名,可能是作者避难的地方。
  • 张孟奇: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博罗拉:地名,可能是张孟奇来的地方。
  • 同社:指同好或同道中人。
  • 葳蕤锁:指华丽的锁,这里比喻关闭的城门。
  • 火树:指元宵节时燃放的烟花。
  • 顷刻花:比喻烟花瞬间绽放的美景。
  • 醉乡:指醉酒后的状态。
  • 千日酒:比喻酒力强劲,使人长时间醉倒。
  • 六街:指城市的繁华街道。
  • 游骑:指游荡的骑马者。
  • 七香车:指装饰华丽的马车。
  • 幽栖地:指偏僻幽静的居住地。
  • 银塘:指月光照耀下的池塘。
  • 月浸沙:指月光照在沙地上,形成美丽的景象。

翻译

郊外的垂柳上已经栖息着乌鸦,远远地听到城市中人们在庆祝春天的繁华。天上的星桥不再降下华丽的锁,烟花争相绽放,瞬间开出美丽的花朵。一夜醉倒在醉乡中,仿佛饮了千日酒,城市的六条大街上游荡着骑马者和装饰华丽的马车。有谁会怜悯我这愁病交加、居住在偏僻幽静之地的人呢?在别处,月光照耀下的池塘和沙地,形成了另一种幽美的景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与作者内心的孤独对比。诗中通过“垂杨已宿鸦”与“城市竞春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反差。后文中的“醉乡”、“千日酒”等词,表达了作者对繁华世界的逃避与对幽静生活的向往。结尾的“银塘月浸沙”则以一种超然的美景,映衬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在繁华与孤独之间的复杂情感。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