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铜陵留滞二旬暇同黎明府登天王寺乘凉三首
天王台殿俯城隅,江色平开岛屿孤。
金界凉生离火宅,玉山颓处浸冰壶。
诸天转觉成空相,三伏谁能定有无。
最爱琴声清且好,南熏欠去万家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铜陵:地名,今安徽省铜陵市。
- 留滞:停留,逗留。
- 明府:古代对县令的尊称。
- 天王寺:寺庙名。
- 金界:佛教用语,指佛寺。
- 离火宅:比喻脱离烦恼。
- 玉山颓:形容醉态,比喻醉倒。
- 冰壶:盛冰的玉壶,比喻清凉。
- 诸天:佛教中指天界的神祇。
- 空相:佛教用语,指事物的本质是空。
- 三伏:夏季最热的时期。
- 南熏:南风,古代认为南风是温暖之风,能带来生机。
- 欠:此处意为缺少。
- 苏:苏醒,恢复生机。
翻译
在铜陵避暑停留了二十天,与黎明府一同登上天王寺乘凉,共作了三首诗。
天王寺的台殿俯瞰着城市的角落,江面平静,岛屿孤立。 佛寺中凉风习习,仿佛脱离了尘世的烦恼,醉倒时感觉清凉如浸在冰壶中。 天界的神祇转而显现出空相,三伏天里谁能确定凉热的有无。 最喜欢的是琴声清脆悦耳,只是缺少了南风,无法唤醒万家的生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铜陵避暑时的清凉景象,通过天王寺的台殿、江色、岛屿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金界凉生离火宅,玉山颓处浸冰壶”巧妙运用佛教意象和比喻,表达了清凉与超脱的感受。结尾的“最爱琴声清且好,南熏欠去万家苏”则抒发了对清凉之音的喜爱,同时暗含对生机复苏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