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中秋十五首

海外亭亭晓镜升,仙槎谁道兴难乘。 遥闻桂子飘灵隐,忽忆涛声满广陵。 夜永缓倾金凿落,人闲长坐玉壶冰。 懒随道上遨游子,裘马红尘浪自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京:即今北京。
  • 晓镜:比喻月亮。
  • 仙槎:神话中能乘往天河的船筏。
  • 桂子:桂花。
  • 灵隐: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附近。
  • 广陵:今江苏扬州。
  • 金凿落:金制的酒器。
  • 玉壶冰:比喻清白高洁。
  • 遨游子:游荡的人。
  • 裘马:华丽的衣着和车马,形容富贵。
  • 红尘:尘世繁华。

翻译

海外的月亮如晓镜般升起,谁说乘仙槎的兴致难以持续。 远远听到桂花在灵隐寺飘香,忽然想起广陵的涛声。 长夜慢慢,缓缓倒出金酒器中的酒,人间闲坐如玉壶中的冰清。 懒得跟随那些在道路上游荡的人,他们华丽的衣着和车马,尘世的繁华,不过是自我夸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超然。诗人通过对比海外的月亮与仙槎的传说,表达了对尘世繁华的淡漠。诗中“桂子飘灵隐”与“涛声满广陵”的联想,展现了诗人的思绪飘渺,而“金凿落”与“玉壶冰”则形象地描绘了清雅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以“懒随”和“浪自矜”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不屑,体现了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