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翊文载酒携玉姬集湛碧唱余竹林小记新曲是夕翊文留玉宿森兰堂赋以调之

竹林乐事近如何? 试按新腔奏艳歌。 五月先秋邀雀驾,孤舟此夕到银河。 轻风拂枕吹寒玉,明月窥窗漾锦波。 莫向游仙羡清福,兰堂幽兴较谁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翊文:人名,诗中提及的人物。
  • 玉姬:美丽的女子,诗中指与翊文一同游玩的女子。
  • 湛碧:清澈碧绿的水域,此处可能指游玩的地点。
  • 竹林小记:可能是诗中提及的新曲的名称。
  • 森兰堂:诗中提及的地点,可能是翊文留宿的地方。
  • 艳歌:指旋律优美、内容艳丽的歌曲。
  • 雀驾:指轻便的车驾,比喻出游。
  • 银河:比喻清澈的水面,也暗指仙境。
  • 寒玉:比喻清凉的玉枕。
  • 锦波:指月光照在水面上形成的波光粼粼的景象。
  • 游仙:指仙人或仙境的游历。
  • 清福:指清静安逸的生活。

翻译

夏日里与翊文携酒带着美丽的玉姬,在湛碧的水边聚会,尝试演奏新创作的《竹林小记》中的艳丽歌曲。五月里,我们提前感受到秋意,邀请了轻便的车驾,今夜这孤舟仿佛驶入了银河。轻风吹拂着枕边的寒玉,带来一丝凉意,明月透过窗户,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不要只是羡慕仙境中的清福,森兰堂中的幽静兴致,又有谁能比得上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日夜晚与友人及佳人共游的情景,通过“五月先秋”、“孤舟到银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轻风拂枕吹寒玉,明月窥窗漾锦波”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的清凉与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结尾的“莫向游仙羡清福,兰堂幽兴较谁多?”则巧妙地将现实与仙境对比,强调了现实生活中的幽静与乐趣。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