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寄王汉章三首

· 郑真
山中报政两年余,卓鲁声华总不如。 遗迹向来询汉楚,淳风今得问庐舒。 据鞍自觉丹心壮,照镜应怜绿鬓疏。 楚泽天高鸿雁远,短歌空复赋三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卓鲁:指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两人皆为汉代著名文学家,此处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 遗迹:指古代留下的痕迹或文物。
  • 淳风:淳朴的风俗。
  • 庐舒:地名,指庐山和舒州,此处泛指古代的淳朴之地。
  • 据鞍:骑在马鞍上,比喻准备出发或行动。
  • 丹心:赤诚的心。
  • 绿鬓:指年轻时的黑发,比喻青春。
  • 楚泽:楚地的湖泊,泛指楚地。
  • 三闾:指屈原,因其曾任楚国三闾大夫而得名。

翻译

在山中报告政绩已有两年多,那些才华横溢的人的声誉总是比不上。 一直以来都在询问汉楚的遗迹,现在得以了解庐舒的淳朴风俗。 骑在马鞍上,我自觉心中充满了赤诚,照镜子时却怜惜自己日渐稀疏的黑发。 楚地的天空高远,鸿雁飞得很远,我只能空自吟唱短歌,赋诗怀念三闾大夫屈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山中任职两年后的感慨与思考。诗中,作者通过对比“卓鲁声华”与自己的政绩,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淳朴风俗的向往。同时,通过“据鞍自觉丹心壮”与“照镜应怜绿鬓疏”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赤诚之心的坚持。最后,以楚地的高远天空和鸿雁的远飞,以及对屈原的怀念,寄托了作者对理想和远方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