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蔡香山春日仁山即事

仙郎坐对海城春,春日春风入咏频。 物候融和纵有象,春光浩荡渺无津。 搴帷露冕花迎毂,卧阁裁诗月近人。 明到上林春更好,九衢烟柳玉珂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仙郎:指蔡香山,即诗题中的“蔡香山”,是对蔡香山的尊称。
  • 海城:指沿海的城市,这里可能指蔡香山所在的地方。
  • 物候:指自然界中随着季节变化,动植物生长发育和气候变化相适应的现象。
  • 融和:和谐,融合。
  • 搴帷:拉开帷幕,指打开窗户。
  • 露冕:指戴着露水的帽子,形容清晨的景象。
  • :车轮的中心部分,这里指车。
  • 卧阁:指在阁楼中休息。
  • 裁诗:创作诗歌。
  • 上林:指皇家园林,这里泛指美好的园林。
  • 九衢:指四通八达的道路。
  • 玉珂:玉制的马勒,这里指华贵的马车。

翻译

仙郎蔡香山坐在海城之中,迎接春天的到来,春风和春日的景象频频进入他的诗篇。自然界的物候现象和谐地展现出来,春光广阔无边,仿佛没有尽头。拉开帷幕,清晨的花朵似乎在迎接他的车轮;在阁楼中休息时,月光近人,他创作着诗歌。明天到了皇家园林,春光将会更加美好,四通八达的道路上,烟雾缭绕的柳树旁,华贵的马车穿梭其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和诗人对春天的感受。诗中,“仙郎”蔡香山被置于春光明媚的海城之中,春风和春日的景象成为他诗篇的主题。通过“物候融和”和“春光浩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广阔。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如“搴帷露冕花迎毂”和“卧阁裁诗月近人”,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的宁静与诗意。结尾的“上林春更好,九衢烟柳玉珂新”则预示了更加美好的春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春天无尽的赞美和向往。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