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三峰歌
白龙夭矫鲛绡薄,鳌呿夜掣东溟若。
海上仙人醉露桃,梦翻三点岚光落。
珊瑚支拄鱼眼红,皱波髻挽淋漓风。
琅缥岛藏翠寒滴,鹤翎洒影青围中。
嵌空倒镜扶桑户,锦扈嘶春香玉庄。
石上曾孙开竹书,菱花飘入晴空雨。
曾孙钓海深濡踝,叹世酸眸叶黄慎。
书中伯玉术不朽,回首纶竿系左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夭矫:形容姿态的伸展屈曲而有气势。
- 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亦借指薄绢、轻纱。
- 鳌呿:鳌张大口。
- 东溟:东海。
- 三点:指江中的三点山峰。
- 岚光:山间雾气经日光照射而发出的光彩。
- 珊瑚支拄:珊瑚支撑。
- 鱼眼红:形容鱼眼发红,可能指鱼眼在某种光线下的颜色。
- 皱波髻:形容水波起伏的样子,如同发髻。
- 淋漓风:形容风势强劲,吹得水波翻滚。
- 琅缥岛:形容岛屿青翠,如同琅玕(美玉)和缥碧(淡青色)。
- 翠寒滴:形容翠色深沉,似乎能滴下水来。
- 鹤翎:鹤的羽毛。
- 嵌空倒镜:形容水面如镜,倒映着天空。
- 扶桑户:指东方日出之地。
- 锦扈:美丽的船。
- 香玉庄:形容庄园美丽如玉。
- 曾孙:指后代子孙。
- 竹书:古代写在竹简上的文书。
- 菱花:菱角的花。
- 濡踝:浸湿脚踝。
- 叹世酸眸:感叹世事,使眼睛感到酸楚。
- 叶黄慎:可能指某种植物的叶子变黄,谨慎之意。
- 书中伯玉术:书中的智慧和技艺。
- 纶竿:钓鱼用的丝线和竿子。
- 左肘:左臂。
翻译
白龙在空中伸展着雄壮的身姿,鲛人织的薄纱轻飘。巨大的鳌鱼张开大口,在夜晚搅动东海。 海上仙人醉倒在露水沾湿的桃树下,梦中的景象翻转,三点山峰的雾气光影坠落。 珊瑚支撑着,鱼眼在光线下泛红,水波起伏如同发髻,被强劲的风吹得翻滚。 岛屿青翠欲滴,如同美玉和淡青色,鹤的羽毛在青色中洒下影子。 水面如镜,倒映着天空,美丽的船在春天嘶鸣,香气如玉的庄园。 石上的后代子孙打开了古老的竹简,菱角的花飘入晴朗的天空,如同雨点。 后代子孙深陷海中钓鱼,浸湿了脚踝,感叹世事,使眼睛感到酸楚。 书中的智慧和技艺永存,回首时,钓鱼的丝线和竿子已系在左臂。
赏析
这首作品以江上三峰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海洋仙境图。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元素和自然景观,如白龙、鲛绡、鳌呿、东溟等,构建了一个超现实的意境。通过对仙人、珊瑚、岛屿、鹤翎等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曾孙”形象,以及对竹书、纶竿的提及,也隐含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简朴生活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赵贞吉
明四川内江人,字孟静,号大洲。以博洽闻,最善王守仁学。文章雄快。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俺答薄京城,大言不可订城下之盟,当宣谕诸将,监督力战。贞吉合帝旨,立擢左谕德,监察御史,奉旨宣谕诸军。为严嵩所中伤,廷杖谪官。后累迁至户部侍郎,复忤嵩夺职。隆庆初起官,历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颇思改弦易辙,而与高拱不协,遂乞休归。卒谥文肃。有《文肃集》。
► 40篇诗文
赵贞吉的其他作品
- 《 送侍御张龙坪领东沂兵宪 》 —— [ 明 ] 赵贞吉
- 《 宝鸡县张仙洞中长歌行次壁间谢高泉韵 》 —— [ 明 ] 赵贞吉
- 《 峨眉山歌 》 —— [ 明 ] 赵贞吉
- 《 柘湖何子卜筑金陵园居次韵 》 —— [ 明 ] 赵贞吉
- 《 和刘怡溪观涨韵酬邓子高龚进甫三首其一 》 —— [ 明 ] 赵贞吉
- 《 夜饮郭宅分韵得寂字 》 —— [ 明 ] 赵贞吉
- 《 临洮院后较射亭放歌行 》 —— [ 明 ] 赵贞吉
- 《 桃川怀古次韵 》 —— [ 明 ] 赵贞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