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侍御:古代官名,这里指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
- 龙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东沂:地名,指东部的沂水流域。
- 兵宪:军事监察官。
- 鲁中:指山东中部地区。
- 乘骢:骑着青白色的马,这里指骑马。
- 海上酬恩士:指在海上立功报恩的勇士。
- 山南挟弹雄:指山南地区的勇士,挟带弹弓,意指武力。
- 劝耕:鼓励耕作。
- 滕壤:地名,指滕州一带的土地。
- 较猎:比赛打猎。
- 许田:地名,指许昌一带的田野。
- 儒家:指儒家学派,这里代表文治。
- 匡时略:指治理时局的策略。
- 桥边拜石公:典故,指在桥边拜见石公,寻求指点。
翻译
手握兵符,你前往山东中部,指挥众将,依然骑着青白色的马。 你秘密收编了海上立功的勇士,逐渐解散了山南地区的武力勇士。 春天,你在滕州外的土地上鼓励耕作;秋天,你在许昌东的田野里比赛打猎。 儒家自有治理时局的策略,何必在桥边拜见石公寻求指点呢?
赏析
这首诗是赵贞吉送别担任东沂兵宪的侍御张龙坪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张龙坪在山东中部的军事和民政活动,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智慧。通过“手握兵符”、“指挥诸将”等词句,凸显了张龙坪的权威和能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儒家文治的理念,认为治理国家不需要依赖神秘的外力,而是依靠儒家的智慧和策略。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张龙坪的赞赏和对儒家治国理念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