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兵谣

衣不必锦绣,食不必珍羞。阑斑三尺才掩肋,浊醪村市相绸缪。 别有老彪大头目,篙鎗药弩藤兜鍪。嵌银宝刀耀明月,旋花逸足如苍虬。 百回征调先收捷,意气不肯论封侯。年来峒寨偃戈甲,各辞队伍营东畴。 大儿十五会耕作,小儿七岁能骑牛。但愿官家莫横索,此生衣食宁须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阑斑:破旧。
  • 浊醪:浊酒。
  • 绸缪:缠绵,此处指饮酒作乐。
  • 篙鎗:一种长矛。
  • 药弩:装有毒药的弩。
  • 藤兜鍪:用藤编制的头盔。
  • 旋花:一种装饰,可能指刀柄上的装饰。
  • 逸足:快步。
  • 苍虬:青色的龙,比喻骏马。
  • 峒寨:山寨。
  • 偃戈甲:放下武器。
  • 东畴:东边的田地。

翻译

他们的衣服不必是锦绣,食物也不必是珍馐。破旧的衣衫仅能遮体,他们在村市中喝着浊酒,尽情作乐。

还有一位老彪,是他们的头目,手持长矛,身背毒弩,头戴藤编头盔。他的宝刀镶银,闪耀如明月,他步履如飞,快如青龙。

他们百次征调,总是率先完成,他们的意气风发,不屑于谈论封侯之事。近年来,山寨中的人们放下了武器,各自离开队伍,去东边的田地耕作。

大儿子十五岁就会耕作,小儿子七岁就能骑牛。他们只希望官家不要横征暴敛,这样的生活,衣食无忧,还需要追求什么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群朴实无华的士兵,他们不追求奢华的生活,只愿过上平静的日子。诗中通过对比士兵的简朴生活和他们英勇的战斗精神,展现了他们的高尚品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府横征暴敛的批判。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普通士兵的真实生活和内心愿望。

郑学醇

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 6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