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谢公墩

山门十里度松风,笑汲灵泉忆志公。 流去可观心不住,照来还悟色皆空。 烹茶客坐春云外,洗钵僧归夜月中。 况接园陵佳气近,清波应与鼎湖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濒行:即将出发。
  • 金陵:南京的古称。
  • 分赋:分别赋诗。
  • 都下:京都。
  • 名胜:著名的风景地。
  • 丹青:绘画。
  • 行色:旅行时的心情或景象。
  • 技痒:比喻有某种技艺的人,急于表现自己的技能。
  • 谢公墩:南京的一个地名,相传为东晋谢安的故居。
  • 山门:寺庙的大门。
  • 灵泉:有灵性的泉水。
  • 志公:对高僧的尊称。
  • 可观:值得一看。
  • 色皆空:佛教用语,指一切物质现象都是空的。
  • 烹茶:煮茶。
  • 洗钵:僧人用饭后的洗碗行为。
  • 园陵:帝王的陵墓。
  • 佳气:吉祥的气象。
  • 鼎湖:传说中黄帝乘龙升天的地方,也泛指仙境。

翻译

我即将离开金陵,各位词客分别赋诗,描绘京都的名胜,并将其绘成画卷,以壮我旅行的景色。船上无事,我翻开画册阅读,忽然心生技痒,便赋诗回应,共得二十八景诗,每景一诗。其中一首关于谢公墩的诗如下:

十里外山门传来松风,我笑着汲取灵泉,回忆起志公。泉水流去,可见心境不停留;泉水照来,又悟得一切物质都是空的。春云外,客人坐着烹茶;夜月中,僧人归来洗钵。何况这里靠近帝王的陵墓,吉祥的气象近在咫尺,清澈的波浪应该与仙境相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金陵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山门、松风、灵泉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烹茶、洗钵等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感悟。诗的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园陵,想象着与仙境相通的清波,表达了对未来旅程的美好憧憬和对生命深层次意义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