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濒行金陵诸词客分赋都下名胜兼傅之丹青壮我行色舟中无事披册展读忽然技痒赋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诗如其数谢公墩
江左风流竞绮纨,寻芳争向大长干。
王孙宝马开金埒,士女轻桡上木兰。
晓发管□分队队,夜阑环佩尚珊珊。
自从王谢遨游后,几度春衫改旧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濒行:即将出发。
- 金陵:南京的古称。
- 词客:指文人墨客。
- 分赋:分别赋诗。
- 都下:京城之下,指京城。
- 名胜:著名的风景地。
- 丹青:绘画。
- 行色:旅途的景象。
- 舟中:船上。
- 技痒:形容有技艺想要施展的冲动。
- 赋寄:赋诗并寄出。
- 谢公墩:南京的一个地名,相传为谢安的故居。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江苏南部等地。
- 绮纨:华丽的丝织品,这里指穿着华丽的人。
- 大长干:南京的一个地名。
- 王孙:贵族子弟。
- 金埒:用金装饰的马槽,这里指豪华的马车。
- 轻桡:轻快的船桨,这里指轻快的船。
- 木兰:一种植物,这里指用木兰木制成的船。
- 晓发:早晨出发。
- 管□:此处字迹不清,可能指乐器或指挥的工具。
- 队队:成群结队。
- 夜阑:夜深。
- 环佩:女子身上的装饰品。
- 珊珊:形容环佩声清脆悦耳。
- 王谢:指东晋时期的王导和谢安,两位都是当时的名门望族。
- 遨游:游玩。
- 春衫:春天的衣服。
- 旧观:旧时的景象。
翻译
我即将离开金陵,那里的文人墨客们分别赋诗,描绘京城的名胜,并画成图画,以壮我旅途的景象。我在船上无事,翻阅这些画册,忽然有了想要赋诗的冲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并寄出去。总共有二十八首诗,每首诗都描绘了一个景点,这是其中关于谢公墩的一首。
江东地区的风流人物竞相穿着华丽的衣裳,他们寻找美景,争相前往大长干。贵族子弟驾着豪华的马车,女子们乘坐轻快的木兰船。早晨出发时,人们成群结队,夜深时,还能听到女子们身上环佩的清脆声响。自从王导和谢安游玩之后,这里的春天景象已经多次改变,不再是旧时的模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金陵的繁华景象和文人墨客的雅致生活。诗中通过对江左风流、王孙士女的生动刻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富丽与活力。同时,通过对谢公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名士风流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转、景物更迭的感慨。诗的语言华丽而不失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细腻,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