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霁(jì):雨过天晴。
- 步屐:穿着木屐行走。
- 荻苇:芦苇。
- 元泽国:原指水乡泽国,这里指环境幽静,水草丰茂的地方。
- 沧浪:古代歌谣名,意指隐逸生活。
- 莼鲈:莼菜和鲈鱼,常用来比喻隐逸生活的美好。
翻译
小园中微雨过后,天空放晴,我穿着木屐走出横塘。在芦苇丛生的地方,水禽们自由地飞翔。这里幽静如同水乡泽国,我高声吟咏,仿佛置身于隐逸的沧浪之中。不必等到秋风起,莼菜和鲈鱼就已经长成,预示着隐逸生活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小园的宁静景象,通过“荻苇丛生”、“水禽相与翔”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幽栖元泽国,高咏即沧浪”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而“不待秋风起,莼鲈头已长”则巧妙地以莼菜和鲈鱼的生长,预示着隐逸生活的美好和自足。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邓云霄的其他作品
- 《 午睡 》 —— [ 明 ] 邓云霄
- 《 舆中无事赋得美人三上三中三下诗共九首楼上 》 —— [ 明 ] 邓云霄
- 《 吴门秋月十五首 》 —— [ 明 ] 邓云霄
- 《 杏花十首为林子赋林子有美膢名杏者别嫁而懊思不已情见乎词而邓子和之 》 —— [ 明 ] 邓云霄
- 《 夏日同陈青林集陈永平园池行催花令以蛙为鼓戏题 》 —— [ 明 ] 邓云霄
- 《 发新林浦 》 —— [ 明 ] 邓云霄
- 《 辛酉除夕余将有备兵秦中之役同李自得陈古民守岁 》 —— [ 明 ] 邓云霄
- 《 三月晦日同匡云上人作送春诗四首 》 —— [ 明 ] 邓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