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山村人
峨峨金螺山,下有田与庐。
日出鸡犬喧,蓐食事犁锄。
白发不到城,柴扉俯江墟。
邻翁时来往,浊酒聊与娱。
卖卜或开肆,屡回长者车。
一朝承荐剡,忽捧五色书。
朅来往都市,门巷恒晏如。
淳朴本真性,宁谓礼法疏。
缅彼螺山侧,怅然怀故居。
愿言崇令德,允矣扬芳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峨峨:高耸的样子。
- 金螺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蓐食:在床上吃早餐,指早晨起床后不梳洗就进食。
- 犁锄:耕作的农具。
-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门。
- 江墟:江边的村落。
- 卖卜:以占卜为业。
- 开肆:开设店铺。
- 长者车:指有地位的人的车辆。
- 荐剡:推荐选拔。
- 五色书:指皇帝的诏书,因其用五色丝线织成而得名。
- 朅来:来到。
- 晏如:平静无事的样子。
- 淳朴:纯真朴实。
- 令德:美德。
- 允矣:确实如此。
翻译
高耸的金螺山下,有着田地和房屋。太阳升起时,鸡犬的喧闹声响起,村民们在床上吃完早餐后便开始耕作。白发苍苍的老人远离城市,他们的家门紧靠江边的村落。邻居们时常来往,一起喝着浊酒娱乐。有人以占卜为业,开设店铺,常有尊贵的人来访。有一天,突然接到皇帝的五色诏书,被推荐选拔。于是来到繁华的都市,门前的巷子总是平静无事。他们的淳朴本性,并不意味着对礼法的疏忽。回想起螺山旁的老家,心中充满了怅然之情。希望他们能继续保持美德,确实地传播美好的名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金螺山下宁静的田园生活和村民们的淳朴本性。通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生活,以及邻里间的简单交往,展现了乡村的和谐与宁静。诗中“卖卜或开肆,屡回长者车”一句,既显示了村民们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们受到外界的尊重和认可。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种淳朴生活的怀念和对村民们美德的赞美,希望他们能继续保持这份纯真,传播美好的名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淳朴美德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