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夕汤子重席上

· 蔡羽
美景忘游宴,珠灯多夜光。 春城绣户月,罗袜画桥霜。 鸣马客先发,谁家欢未央。 吴宫星未落,醉里笛声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灯夕:指元宵节,因节日有观灯习俗,故称。
  • 珠灯:装饰有珠子的灯,形容灯火辉煌。
  • 夜光:指夜晚的灯光。
  • 春城:春天的城市,这里指春天的苏州。
  • 绣户:装饰华美的门户,多指女子的住所。
  • 罗袜:丝罗制的袜子,这里指女子的袜子。
  •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梁。
  • 霜:这里形容桥上的霜,也可能是比喻月光。
  • 鸣马:指骑马行走时马蹄声响。
  • 未央:未尽,未已。
  • 吴宫:指苏州的宫殿或贵族府邸。
  • 星未落:指天还未亮。
  • 笛声:笛子吹奏的声音。

翻译

在元宵节的夜晚,美景让人忘记了游玩和宴饮,珠灯闪烁,夜光璀璨。春天的苏州城,月光洒在华美的门户上,女子的罗袜踏过画桥上的霜。骑马的客人先行出发,不知哪家还在欢庆未尽。苏州的宫殿里,天还未亮,醉意中笛声悠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通过“珠灯”、“春城”、“罗袜”等意象展现了节日的盛况和春夜的美丽。诗中“鸣马客先发,谁家欢未央”巧妙地表达了节日的喧嚣与人们的欢乐。结尾的“吴宫星未落,醉里笛声长”则增添了一抹宁静与悠远的氛围,使整首诗在热闹中不失深沉与韵味。

蔡羽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九逵,以居洞庭西山,称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有《林屋集》、《南馆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