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象峰:山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华岳庵:庵名,可能位于大象峰附近。
- 樗散:指不拘小节,放浪形骸。
- 投簪:比喻弃官归隐。
- 载酒:带着酒。
- 移家:搬家。
- 干戈:古代兵器,比喻战争。
- 厌乱:厌倦战乱。
- 道林:指道士或修道的地方。
- 幽探:深入探寻幽静之地。
- 雪鹤:指雪中的鹤,象征高洁。
- 鸣琴:弹琴。
翻译
在大象峰前的华岳庵,这里正适合不拘小节的人弃官归隐。高僧带着酒从山北来访,故友则搬家到了水南近处。尘世间的战争让人厌倦混乱,而在道林中,人们可以深入探寻幽静的风月。不知何时,雪中的鹤能来访,我们可以在松树下弹琴,兴致未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怀念。诗中,“大象峰”、“华岳庵”等自然景致与“樗散”、“投簪”等隐逸生活态度相结合,展现了一幅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画面。通过对“高僧载酒”、“故友移家”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共同追求的怀念。末句“何时雪鹤能相过,松下鸣琴兴未酣”则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艺术生活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