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仲子让归乡省母

· 杨荣
常闻七十古所稀,我今行年当此时。 镜中朱颜已非昔,鬓边玄发半成丝。 汝来官舍兹十载,定省晨昏恒不改。 趍朝上马每亲扶,退直还家立相待。 承颜养志希前修,要使吾心百不忧。 抚摩弟妹恩爱厚,应对宾朋情谊周。 家庭综理恊规矩,僮仆欢欣无间语。 眼中尘俗不相关,干蛊承家应赖汝。 今晨拜别还故乡,秪为慈亲在北堂。 劬劳鞠育思报德,岂惮关河归路长。 到家正是小春节,綵服登堂慰离别。 乡园桑梓须敬恭,先陇松楸宜拜谒。 兄弟惟敦手足情,闺门礼法在持循。 睦宗恤众恒留念,敬老尊贤勿厌频。 我家种德自先世,忠厚相传贵相继。 还将经史细研精,莫遣箕裘业荒废。 汝行日远思日深,去后平安多寄音。 殷勤侍母有馀暇,重到京华慰我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定省(xǐng):古代指早晚向父母问安。
  • 趍(qū)朝:赶往朝廷。
  • 退直(zhí):退朝。
  • 承颜养志:顺承父母的脸色,培养自己的志向。
  • 干蛊(gǔ):指能担任父亲所不能担任的事业,继承家业。
  • 劬(qú)劳:辛苦劳累。
  • 鞠育:抚养教育。
  • 先陇(lǒng):祖先的坟墓。
  • 松楸(qiū):松树和楸树,常植于墓地,代指墓地。
  • 箕裘(qiú):比喻祖先的事业。

翻译

常听说七十岁在古代是稀有的,我现在也到了这个年纪。镜子中的我,面色已不如往昔,鬓角的黑发也半数变成了银丝。你来官舍已经有十年了,每天早晚都会来问候我,从不改变。赶往朝廷时,你总是亲自扶我上马,退朝回家时,你又总是站在那里等我。你顺承我的脸色,培养自己的志向,让我心中无忧。你对待弟妹恩爱深厚,对待宾朋情谊周到。家庭事务你处理得井井有条,仆人们也都很开心,没有怨言。你眼中不关心世俗之事,继承家业全靠你。

今天早晨你拜别我回故乡,只因你的母亲还在北堂。你辛苦劳累,抚养教育我,想要报答她的恩德,不怕关河归路漫长。到家时正是小春节,你穿着彩服登堂,慰藉离别之情。你对家乡的桑梓要敬重,祖先的坟墓也要去拜谒。你对待兄弟要敦厚,对待家庭要遵守礼法。你要常常留念宗族和大众的和睦,尊敬老人,尊重贤人,不要厌烦频繁。

我们家从先世就种下了德行,忠厚相传,贵在继承。你要继续精研经史,不要让祖先的事业荒废。你走得越远,我对你的思念就越深,你走后,要常寄平安的消息给我。在殷勤侍奉母亲之余,希望你能再次来到京华,安慰我的心。

赏析

这首诗是杨荣写给即将回乡省亲的儿子的,表达了对儿子的深切期望和不舍之情。诗中,杨荣回顾了儿子在官舍的十年生活,赞扬了他的孝顺、勤劳和家庭责任感。同时,他也对儿子提出了期望,希望他能继续传承家族的德行和事业,精研经史,不忘家族的根本。诗的最后,杨荣表达了对儿子的思念和希望他能再次回到京华的愿望,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