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刑部尚书施礼之南京

· 杨荣
明经早登第,文采如凤麟。 轩昂轶人群,际遇当昌辰。 手持三尺法,履历皆要津。 雅操厉冰雪,冲襟盎阳春。 南京倚注重,北阙恩命新。 鸣佩别琐闱,扬鞭出城闉。 眷我久同朝,临分意弥亲。 赠行欲有言,缱绻难具陈。 所愿慎刑罚,钦哉服皇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经:指通过科举考试中的明经科。
  • 登第:科举考试中及第,即考中进士。
  • 文采:文学才华。
  • 凤麟:凤凰和麒麟,比喻杰出的人才。
  • 轩昂:气度不凡。
  • :超越。
  • 昌辰:盛世。
  • 三尺法:指法律,古代法律文书常用三尺长的竹简书写。
  • 要津:重要的职位或地位。
  • 雅操:高雅的操守。
  • :严格。
  • 冰雪:比喻清廉。
  • 冲襟:胸怀宽广。
  • :充满。
  • 阳春:温暖的春天,比喻仁慈。
  • 倚注:依赖和信任。
  • 北阙:指朝廷。
  • 恩命:皇帝的任命。
  • 鸣佩:官员出行时佩带的玉器发出的声音。
  • 琐闱:指朝廷。
  • 城闉:城门。
  • 缱绻:情意深厚。
  • 具陈:详细陈述。
  • 钦哉:敬哉,表示敬意。
  • :遵从。
  • 皇仁:皇帝的仁慈。

翻译

你早年通过明经科考试,文学才华出众如同凤凰和麒麟。 气度不凡,超越众人,在盛世中得到机遇。 手持法律文书,历任重要职位。 操守高雅严格如冰雪,胸怀宽广充满仁慈如春。 南京依赖你的重要职务,朝廷又给你新的任命。 佩玉发出声响,告别朝廷,扬鞭出发离开城门。 我们同朝为官已久,临别时情意更加深厚。 想要赠言给你,但情意深厚难以详述。 只愿你谨慎执行刑罚,敬重并遵从皇帝的仁慈。

赏析

这首诗是杨荣送别刑部尚书施礼去南京的作品。诗中,杨荣赞扬了施礼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对他的敬重和祝福。通过“明经早登第”、“文采如凤麟”等句,描绘了施礼的卓越才华和非凡成就。后文则强调了施礼的清廉和仁慈,以及他在南京的重要职责和朝廷的新任命。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施礼的深厚情谊和对他未来工作的期望,希望他能谨慎执行刑罚,体现皇帝的仁慈。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