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汤漕使赴省

冉冉岁云暮,萧萧班马鸣。 蓐食俟明发,走赴公家程。 江南足粳稌,我仓今既盈。 中吴开饟台,转海趋神京。 国用食为本,均输寄非轻。 上计选才彦,君今及此行。 堂堂紫薇垣,冠佩罗群英。 愿言慎词令,专对贵尽诚。 江湖渺空阔,冰霰浩纵横。 岂不念逸乐,王事靡皇宁。 谖草日已长,春兰亦向荣。 当思倚门望,庶尽君子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冉冉(rǎn rǎn):渐进地、慢慢地。
  • 岁云暮:一年将尽。
  • 萧萧:马鸣声。
  • 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 蓐食(rù shí):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谓早餐时间很早。
  • 饟台(xiǎng tái):军饷供应处。
  • 均输:古代的一种经济制度,在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是调剂运输的意思。
  • 才彦:才子,贤才。
  • 紫薇垣:星官名,三垣之一,古人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朝廷。
  • 专对:指独自应对,常指在外交上的独自应对,这里泛指应对事情。
  • 冰霰(xiàn):下雪前或下雪时降落的白色小冰粒。
  • 皇宁:安宁。
  • 谖草(xuān cǎo):即萱草,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一种草。

翻译

岁月缓缓流逝,一年已接近尾声,离群的马儿萧萧鸣叫。早早起床在床席上吃了早饭,等待天明就出发,赶去为公家办事的路程。

江南地区盛产粳稻和糯稻,我的粮仓如今已经装满。在中吴地区开设了军饷供应处,通过海运将粮食运往京城。国家以粮食为根本,均输之事责任重大,不容轻视。

这次上计选拔贤才,您如今赶上了这次行程。朝廷之上,高官们衣冠整齐,人才济济。希望您说话谨慎,应对事情时贵在真诚。

江湖广阔渺茫,冰霰纷纷扬扬地纵横飘落。难道不想追求安逸快乐吗?只是国家的事务没有安宁的时候。

萱草已经长得很长了,春天的兰花也在茂盛地生长。应当想到倚门盼望的亲人,希望您能尽量尽到君子的情谊。

赏析

这首诗是送汤漕使赴省的作品,既表达了对汤漕使赴任的期望,也体现了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和对亲情的珍视。

诗的开头通过“冉冉岁云暮,萧萧班马鸣”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出行的情景,渲染了一种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描述了江南的粮食丰收以及运输粮食的重要任务,强调了汤漕使肩负的责任。“国用食为本,均输寄非轻”一句,体现了粮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均输制度的意义。

诗中对汤漕使的期望也很明确,希望他在朝廷上能够言行谨慎、真诚应对。同时,也提到了出行的艰难,“江湖渺空阔,冰霰浩纵横”,但即便如此,国家事务不能耽误,“岂不念逸乐,王事靡皇宁”。最后,诗人提醒汤漕使要思念家中亲人,尽到君子的情谊,“当思倚门望,庶尽君子情”,展现了对人性情感的关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国家大事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汤漕使的祝福和期望,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