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香山寺

· 谢榛
曾识京西路,名山梵帝家。 殿高千岭树,地落半天霞。 空外钟声彻,云边塔影斜。 老禅相对处,笑指白莲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梵帝家:指佛寺。“梵”(fàn),此指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
  • :贯通,这里指钟声传得很远。

翻译

我曾经熟悉京城西边的道路,那里有一座著名的山,山上有座佛寺。寺庙的殿宇高耸,比山岭上的树木还要高;寺庙所处之地开阔,仿佛占据了半边天际的晚霞。空旷的外界,钟声远远地传来;白云边的塔影,微微倾斜着。在与老禅师相对而坐的地方,他笑着指向洁白的莲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香山寺的雄伟壮观和宁静神秘。首联点明自己对京西路线的熟悉以及香山寺的名声。颔联通过对比,突出了殿宇的高大和地势的开阔,给人以雄伟的视觉感受。颈联以钟声和塔影进一步营造出寺庙的宁静氛围和悠远意境。尾联中老禅手指白莲花的描写,增添了一份禅意和宁静。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生动地展现了香山寺的风貌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香山寺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