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侍御按河南

· 谢榛
塞上初归复此行,燕南极目送飞旌。 天连嵩岳寒云尽,马度黄河春草生。 簪笔常思未央殿,封章时发大梁城。 知君最爱应刘赋,更向西园一寄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塞上:边境地区的险要之处,这里指北方边境。(塞:sài)
  • 燕南:河北省南部,这里指代河南一带。
  • 嵩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sōng)
  • 簪笔:古代近臣于冠侧插笔,以备随时记事。
  • 未央殿:汉宫名,这里借指朝廷。
  • 封章: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
  • 大梁城:战国时魏国都城,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这里指河南。
  • 应刘:指汉末建安文人应玚(yáng)、刘桢,他们是当时的文学大家。

翻译

刚从塞上回来又要前往河南,在燕南之地极目远望,送你远行的旗帜远去。 天空与嵩山相连,寒云消散殆尽,骏马驰过黄河,春天的草开始生长。 你常常想着在朝廷中记事,在大梁城时常上呈机密奏章。 知道你最喜欢应玚、刘桢的赋作,到了西园时请替我传达问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王侍御前往河南时所作。首联点明友人刚从塞上归来又要前往河南,表达了送别之情。颔联描绘了路途上的景色,嵩山寒云尽散,黄河春草萌生,意境开阔。颈联写友人在朝中任职的职责和使命,表现出对友人的期望。尾联提到友人对应刘赋的喜爱,并希望友人到西园时替自己传达问候,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情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又对友人的未来寄予了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