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山居杂感

自石与山水,无之不字霜。 柳州州曰柳,蒋径径从蒋。 留使名贤记,烦将缺事详。 萧萧稀菊本,风物拟柴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指农历年底。
  • 自石:天然的石头。“自”在这里指天然的、本来的。(“自”读作“zì”)
  • 字霜:指被霜覆盖,这里可以理解为染上霜色。
  • 柳州:可能指唐代柳宗元曾担任过柳州刺史,以地名为号。这里用“柳州州曰柳”来表达地名与名称的对应关系。
  • 蒋径:汉代蒋诩归乡里,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往。后因以“蒋径”指隐者之所处。这里用“蒋径径从蒋”来强调其独特性和专属性质。
  • 名贤记:记载著名贤者的书籍或记录。
  • 柴桑:古县名,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此处可能借指陶渊明的故乡,用来象征一种闲适、自然的田园生活氛围。

翻译

天然的石头和山水,没有一处不被寒霜覆盖。 像柳州这个地方就叫做柳,蒋径就是依从蒋氏而来的。 把这些留存下来让名贤记载,麻烦将缺失的事情详细记录。 稀稀疏疏的菊花枝干在风中萧萧作响,这里的风景风物好似柴桑一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岁暮时分山居的景象和作者的一些感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被霜覆盖的石头和山水,以及对一些地名和典故的提及,如柳州和蒋径,展现了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底蕴。作者希望将这些景象和故事留存下来,让名贤记载,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视。最后,通过描写萧萧的菊花和类似柴桑的风物,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但又蕴含着自然之美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宁静、闲适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