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夏良臣见寄

· 谢榛
拾遗曾客锦官城,独擅当时大雅声。 老我漳南还作赋,嗟君淮北久知名。 严霜苦雪松心古,片月长江鹤梦清。 潦倒同怀不同醉,天涯徒有报书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拾遗:官名,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 锦官城:古代成都的别称,这里指成都。
  • (shàn):独揽,独占。
  • 老我:使我衰老,这里是诗人自指自己已渐老。
  • 漳南:诗人的所在地。
  • (jiē):叹息。
  • 淮(huái)北:夏良臣所在地。

翻译

我曾经在成都担任拾遗之职,在那时独自拥有着盛大的诗名。如今我在漳南衰老仍作赋,感叹你在淮北早已闻名。严霜苦寒中松树之心依旧古朴,长江上的一片明月照着清梦如鹤般的你。我潦倒失意,与你心怀相同却不能一同醉酒,在天涯的我只有寄书信来表达这份情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谢榛对夏良臣来信的回复。诗中先回忆了自己曾经在锦官城的经历,展现了自己当时的诗名。然后提到自己在漳南的现状以及对夏良臣在淮北久负盛名的感叹。接下来通过“严霜苦雪松心古,片月长江鹤梦清”的描写,以松和月为喻,表达了诗人和友人的坚韧品质和高洁志向。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潦倒的处境以及对不能与友人同醉的遗憾,只能通过书信传达情谊,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